莊子·人間世·顏回請行: 深刻瞭解人性,感化對方的有效方式

顏回拜見孔子,說明自己將要遠行到衛國,實踐自己所學來感化衛國的暴君救治衛國。

顏回提出了幾種作法,莊子藉由孔子之口一一打槍後,提示真正有效的作法。

你也有需要感化的對象嗎?《顏回請行》讓你深刻瞭解人性,各種一般我們會想到的作法會導致的後果,以及真正有效的作法。

人間世·顏回請行: 大意


顏回拜見孔子,說明自己將要遠行到衛國,實踐自己所學來救治衛國,因為衛國的國君正值壯年,專斷獨行,輕率地決策國政,從不反省自己的過失,奴役百姓,不在意人民的死活,使得民生凋蔽,百姓無所適從。

孔子嘆口氣,說:你恐怕是把自己送上刑場。

道,不宜繁雜,繁雜則多事,多事就會心擾,心擾會導致憂患,憂患則導致無可救治。
夫道不欲雜,雜則多,多則擾,擾則憂,憂而不救。〞
古代的至人,是先能夠涵養自己,然後才能夠幫助他人,如果自己都還不夠沉穩,哪有餘力去教化暴人呢!
〝古之至人,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。所存於己者未定,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!〞
人們為了成就名聲,因此刻意顯露自己的德行;在與人爭論的同時,智慧則顯露了鋒芒。

名聲,是相互傾軋的工具;智慧,是互相鬥爭的工具。

名聲與智慧是兇器,是無法讓人平安地通行於世的。

若你以仁義的理論,來約束暴君,對暴君來說,他的名聲會受到你的迫害,因此必然會反過來迫害你啊!

顏回說:如果我端正言行、態度謙虛、勤勉任事、專心一致,這樣可行嗎?

孔子說:衛君固執己見,而不願被感化,表面上附和你,但內心的真實想法你卻無法揣度,你這樣的作法哪有什麼用呢!

顏回說:如果我內心率真正直,外在舉止謙恭委婉,並引用古人的言論來陳述建議,這樣可行嗎?

孔子聽了,搖搖頭說:這是行不通的。你這樣仍然是自以為是,執著於自己的成見,才會有的想法啊!

顏回說:我想不出更好的方法了,請老師指點如何教化衛君。

孔子回答:心若抱持成見,是看不清真相,而不能成事的。

你得讓自己心志專一,不要把感官用來追逐外在世界的聲音,要把注意力收攝於內心,用心來感受、傾聽,甚至讓心虛空明淨、不帶執著,如此將能夠如實地看清楚真實的道理,這樣的功夫,稱為「心齋」 (這和 mindfulness 的方法是相通的)。
〝若一志,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,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。耳止於聽,心止於符。氣也者,虛而待物者也。唯道集虛。虛者,心齋也。〞
如果你的心可以虛空明淨、不帶執著,令心思專注、集中而非奔馳不已,吉祥喜樂便會充滿其中

如果心能夠如此澄澈光明,連鬼神都會想要來親近,更何況是人呢

達到這樣的境界將能夠感化萬物,自然也能夠教化暴虐的衛君了。

人間世·顏回請行: 心得


最近發現自己的盲點:

1. 自己提出一個想法後,會執著、或自以為是,形成定見,因而忽視對方的想法,只想說服對方。當對方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不同時,往往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,對方的想法是錯的。

2. 自己認為理所當然的事,會忽視對方的想法。

應該要避免執著於自己的想法,當對方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不同時,要有耐心地交流、討論彼此不同的想法。並且要仔細觀察對方的反應,有時想法不同時,對方不見得會明說,但要能夠設法觀察出來。如此,彼此的想法才能夠得到適當的交流,因而能形成較充分的共識,增加凝聚力,並且避免誤判情勢。

顏回請行的情況,和我遇到的情況,有相應之處,終究還是要回歸到不執著於既定的想法,才能清晰地照見人心及己心。

雖然原本是懂得這樣的概念,實務上,還得多多觀察、多多練習,才能漸漸消除執著,心靜,洞察人事物的真實樣貌。

書籍簡介


《正是時候讀莊子2人情》以漫畫重現原典的方式,繪製《莊子》內篇第四、五篇〈人間世〉、〈德充符〉兩篇,呈現莊子處人處群與用情的智慧,教你及早看清,籌謀對策,乘御人生順境逆境,在亂世不為世所亂,愛得天長地久但不為情所傷,歷經淬煉的生命更臻圓滿。

作者簡介


蔡璧名為臺大中文系博士,臺大中文系副教授。以生活化、平易近人的語言講解意蘊深刻的醫家、道家經典,教學成果屢受學生與校方肯定,曾六度獲選臺大優良教師,更榮獲臺大教學傑出獎。

她講授《莊子》逾十九年,以獨特的太極氣功家學背景,及名師親授的中醫涵養,將深奧的國學與醫道相融合,解說深入淺出,觀點獨樹一幟。

作者新書分享系列活動


2017/2/12 (日) 17:15-18:15 臺北國際書展新書發表會 (免費入場不需報名)

2017/3/19 (日) 14:30-17:00 台北福華文教會館卓越堂 (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30號) 報名網址

2017/3/26 (日) 14:30-17:00 高雄國際會議中心 (高雄市鹽埕區中正四路274號) 報名網址

參考資料


[書籍] 正是時候讀莊子2:人情 - 作者: 蔡璧名

[台大開放式課程] 正是時候讀莊子

漢川草廬: 莊子 內篇‧人間世

杜保瑞的中國哲學教室: 人間世